爱的抱抱—体育游戏教案爱的抱抱体育游戏教案
- 知识技能:通过篮球游戏,掌握基本的篮球技巧,如运球、传球、投篮等。
- 过程与方法:培养团队合作精神,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协作,共同完成任务。
-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通过游戏传递爱心,感受集体温暖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传递意识。
教学对象:小学高年级学生(6-8年级)
教学时间:40分钟
教学准备:
- 物质准备:
- 篮球若干(每个学生一个)
- 篮筐(可选)
- 垫子(用于保护学生膝盖)
- 计分牌和哨声(用于游戏计分和提醒)
- 爱的抱抱道具(如毛毯、抱枕等,用于传递爱心)
- 知识准备:
- 教师提前熟悉篮球的基本动作(运球、传球、投篮)
- 设计好游戏规则和流程
教学过程:
-
准备活动(5分钟)
- 热身运动: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,如跳跃、跑动、拍球等,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协调性。
- 介绍游戏规则:教师简单介绍游戏名称“爱的抱抱”,并解释游戏目的——通过游戏传递爱心,感受集体温暖。
-
游戏进行(25分钟)
- 游戏目标:通过篮球投篮游戏,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投中最多的篮球,同时将篮球传递给其他同学,最终获得最多分数的团队获胜。
- 游戏步骤:
- 分组: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5-6人,每组配备一个篮球。
- 游戏开始:教师发球,学生进行运球、传球、投篮等动作,将篮球传递给其他同学。
- 如果篮球被投进篮筐,得分增加。
- 如果篮球被其他同学接住,可以继续传递,但需要将篮球放在膝盖下方,避免膝盖受伤。
- 爱心传递:在游戏过程中,每组选出一名代表,将篮球轻轻传递给其他同学,象征“爱心抱抱”。
- 如果篮球被正确传递,代表获得1分。
- 如果篮球被错误传递,代表失去1分。
- 游戏结束:游戏进行2分钟,以时间到或篮球被抢断为结束,教师统计各组得分,并宣布获胜组。
-
游戏结束(5分钟)
- 总结与表扬: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游戏过程,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和团队,提醒学生在游戏中传递爱心,关心身边的人。
- 延伸活动:如果时间允许,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“爱心传递”活动,将游戏中学到的爱心传递给其他同学或社区老人。
注意事项:
- 学生安全:
- 在游戏过程中,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篮球的投掷角度和力度,避免投篮时受伤。
- 游戏中要提醒学生将篮球放在膝盖下方,避免膝盖受伤。
- 游戏秩序:
- 教师要维持游戏秩序,避免学生因竞争发生冲突。
- 如果出现比分差距较大,可以适当调整游戏时间或规则。
- 爱心传递:
- 在爱心传递环节,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传递的力度和方式,确保篮球能够安全传递。
- 如果学生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误,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。
评价标准:
- 学生表现:
-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游戏,主动传递篮球。
- 学生是否在游戏中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。
- 游戏效果:
- 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篮球技巧。
- 学生是否在游戏中感受到集体温暖,学会了传递爱心。
- 教师评价:
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游戏结果,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建议。
教学反思: 通过这节课,学生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篮球技巧,还通过游戏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学会了传递爱心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游戏秩序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。
发表评论